辰溪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

发布时间:2011-12-16 11:17 信息来源:县经调室

 

政府工作报告

——在辰溪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

县人民政府县长 杨一中

(2010年12月28日)

 

各位代表:

现在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,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,请予审议,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
一、“十一五”的工作回顾

“十一五”时期是我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,是全县经济发展速度最快、城乡面貌变化最大、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。五年来,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难繁重的发展任务,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,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认真组织实施“农业稳县、工业强县、生态立县、科教兴县”发展战略,大力推进“一建三创”,圆满完成了“十一五”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。

过来的五年,是加快发展步伐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。全县生产总值由“十五”末的21.8亿元增加到50.5亿元(预计数,下同),五年年均增长13%;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7.7:34.6:37.7调整为14.2:43.1:42.7,二、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10027万元增加到26059万元,比“十五”末增长1.6倍;规模工业增加值由4.4亿元增加到24.8亿元,五年年均增长23.2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8.47亿元增加到19.2亿元,五年年均增长17.6%;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亿元,比“十五”期间增长5.2倍。坚持大抓工业、抓大工业,累计投资56亿元,新上、续建产业项目72个,大洑潭电站、清水塘电站、蓝伯化工二期、株化顺达电石一期、华益电缆仪表、华荣硅业一期、华中水泥技改扩能、汉清生物异地扩建、220千伏变电站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,化工、能源、建材三大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,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由2005年的39家增加到55家。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,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,粮食总产跃上3.7亿斤新台阶,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家。第三产业发展加快,金融、物流、信息、旅游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。

过来的五年,是突出基础设施、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的五年。五年累计投入资金10.2亿元,先后启动实施了先锋东路、沅江新村、农资农机摩托车市场、防洪大堤二期工程、双溪综合治理、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等一批重点工程,完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,改造了辰州路、辰河路、胜利公园和柳树湾街道,建成了老城福满家商场、老城农贸市场和老年活动中心,铺设了城区主干道油路,硬化了文化路、环城路等城区主次干道,城市扩容提质步伐明显加快。同时,严格城市规划管理,综合整治环境卫生,强力推进殡葬改革,依法规范城区秩序,全面实施城市绿化、亮化、美化和净化,县城面貌焕然一新。相继实施了溆怀高速辰溪段、沪昆高铁、省道223线和308线改造等重点工程,成功争取了三角坪至火马冲高速公路加密线,五年累计改造县乡道278.34公里,实施农村通畅工程367个村、867.6公里,实现了乡乡通水泥路,全县农村公路通畅率达93%,覆盖城乡、通畅便捷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。完成各类水利工程9802处,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8座,维修塘坝805口,改造中低产田3.79万亩,改善灌溉面积10.2万亩,新增灌溉面积1.2万亩,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。建设集中供水工程64处,78个行政村、5.87万人的饮水安全得到保障。大力实施“碧水、青山、蓝天”工程,新建沼气池5630口,完成各类造林14万亩,实施完成了华中水泥新型干法生产线改造、蓝伯公司电石炉尾气回收综合利用等一批环境治理项目,全县环境质量持续好转。

过来的五年,是创新体制机制、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五年。国有工业企业和粮食、供销、商业等流通企业改制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,成品油税费改革、交警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实施,行政管理体制改革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、农村综合改革、“省直管县”财税体制改革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改革有序推进。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,成立了黄溪口、安坪两个农村金融服务中心,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。投融资体制改革成效明显,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,“经建投”融资平台作用有效发挥。对外开放力度加大,中盐株化、韶能集团、湘投控股等一批战略投资者相继落户辰溪,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80个,实际利用县外资金55.2亿元。

过来的五年,是大力改善民生、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。2010年,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400元和3050元,是“十五”末的1.9倍和1.6倍。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0372人,转移农村劳动力35530人,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达到100%。城镇职工养老、失业、医疗、生育、工伤等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稳步开展,保障水平不断提高。城乡低保工作顺利开展,纳入低保总人口突破3万人,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。新建和改扩建农村敬老院17所,新增集中供养人员786人。建成廉租房1140套、57000平方米,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035户,解决了一批困难群众的住房保障。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,知识产权试点工作顺利通过省里验收,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1%。各类教育协调发展,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,累计建成省合格学校10所、寄宿制学校9所,新建、改扩建校舍8.3万平方米,城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,30个乡镇卫生院整体功能全面恢复,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实施,2010年全县农民参合率达到91.4%。深入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,建成乡镇文化站16所、农家书屋150个、村级活动场所140个,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。城区数字电视改造工程顺利推进,通讯、广播电视基本实现“村村通”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,基层基础有力夯实,综合服务水平不断提高。切实加强土地管理,全县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。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900万元,解决了2.8万绝对贫困人口温饱问题。认真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政策,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。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进一步加强。扎实开展为残疾人办实事活动,残疾人生产生活困难得到有效解决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顺利开展。与此同时,工商、物价、统战、体育、人事、编制、机要、保密、史志、档案、气象、水文、供销、电力、工会、人防、质监、药监、妇女、老干、科协、共青团、旅游外事侨务、对台事务、国资监管、住房公积金管理等各项工作都有新的进展。

过来的五年,是强化安全维稳、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的五年。五年来,面对自然灾害频发、各类矛盾集中、安全维稳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,我们坚持稳定压倒一切,全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,大力推进平安创建,深入开展法制教育,切实畅通信访渠道,严厉打击违法犯罪,扎实抓好三大安全,着力整治重点工程建设环境,认真开展为群众办实事、送温暖活动,稳妥处置了一批群体性、突发性事件,进一步密切了党群、干群关系,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的正常秩序,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好转,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。

过来的五年,是坚持依法行政、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的五年。认真贯彻执行监督法,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制度,全面执行人大其及常委会的决议、决定,主动加强与县政协的联系,积极听取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,五年共办复人大代表建议298件、政协委员提案408件。加快推进依法治县,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,“五五普法”工作顺利完成。积极推行政府系统精细化管理,行政效能有力提升。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,深入开展商业贿赂、“小金库”、财务大检查等专项治理活动,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加强。

2010年是实施“十一五”规划的最后一年。一年来,面对金融危机影响加剧、洪涝灾害频繁发生、各种困难叠加等不利形势,我们坚定发展信心,奋力克难攻坚,县域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。与上年相比,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4.2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%,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3.4%,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3.49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.5%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%,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2.58%。我们突出项目建设、投资拉动,组织实施了47个重点建设项目,累计完成投资32.5亿元,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。我们坚持周密部署、科学调度,全力以赴抗洪抢险,妥善安置受灾群众,扎实开展灾后重建工作,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。我们高度重视和关注民生,全面完成了24项为民办实事任务,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。我们抢抓政策机遇,全力争取上级支持,成功争取和纳入了全国“小农水建设重点县”、全省“革命老区县”和“武陵山经济协作区”,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宝贵先机。我们凝聚各方力量,顺利实现了创建“省卫生县城”、“全省平安县”目标。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,我们全面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,为“十一五”划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
这些成绩的取得,是上级党委、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,是县人大、县政协有力监督支持的结果,是全县上下奋力拼搏的结果。在此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,向广大干部群众,向全体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向中央和省、市驻辰单位、驻地部队官兵,向在我县创业的投资者、建设者,向所有关心、支持辰溪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,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!

回顾五年来的工作,我们深切地感到:加快辰溪发展,必须坚持大抓工业、抓大工业,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之路;必须强化项目意识、突出项目带动,以项目建设大突破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;必须坚持以人为本、民生为先,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;必须坚持依法治县、规范行政行为,不断优化发展环境;必须注重实干、强化执行,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位。

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看到,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少:一是经济总量不大,产业结构不优,财政收入质量还不高。二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,过多依赖资源、能源的消耗,节能减排任务艰巨。三是资金、土地、征拆、环评等要素制约依然突出。四是缺乏新的骨干项目、重大项目支撑,经济发展后劲乏力。五是少数部门执行不力、效能不高的问题仍较突出,个别单位“四乱”现象依然存在,强买强卖、强装强卸、阻工扰工等行为时有发生,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。对此,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,切实加以解决。

二、“十二五”的发展蓝图

各位代表,未来五年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、加快构建和谐辰溪的关键时期。综合研判宏观形势,机遇大于挑战,有利因素较多。从国际看,世界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,国际产业结构深度调整,跨国产业资本加速向我国转移。从国内看,经济结构转型加快,国内需求潜力巨大,社会发展动力充足,扩大内需、鼓励创新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、改革国民收入分配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启动实施,将推动我国经济步入新一轮上升周期;随着中部崛起、西部大开发、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及湘西地区开发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,沿海发达地区相关产业将加速梯度转移。从县内看,随着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达效,一批骨干项目抓紧实施,为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积蓄了潜能。另一方面,全县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、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,为长远发展提供了持久的精神动力。这些为我们立足辰溪县情,致力又好又快发展,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根据县委十届五次全会的建议,县政府组织制定了《辰溪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(草案)》。“十二五”时期,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: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以调结构为手段,以转方式为主线,以“四化两型”为引领,全面实施“工业强县、产业富民、生态宜居”战略,完善基础设施,着力改善民生,深化改革开放,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,努力建设经济富庶、社会和谐、生态秀美、人民安康的新辰溪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:到2015年,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02亿元,五年年均增长13%;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4亿元,年均增长20%以上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亿元,年均增长20%以上;财政总收入达9.5亿元,年均增长18%以上,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5.7亿元,年均增长18%以上;规模工业增加值达51亿元,年均增长22%;农业增加值达10亿元,年均增长7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750元,年均增长10%;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20元,年均增长10%;总人口控制在55.5万人以内,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‰以内;城镇化率达到41.29%;森林覆盖率达到68%;万元GDP综合能耗五年削减18%;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.5%以下。

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,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:

(一)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“十二五”发展的主线。全县上下要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、调整经济结构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、各个方面、各个环节,努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竞争力。一是大力调优产业结构。到“十二五”末,三次产业结构比达到10:55:35。要大力发展新型工业。始终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,坚持壮大产业规模与结构优化升级并重,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与培育形成产业链并举,支持和引导企业推进自主创新,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,延伸产业链条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,全面提升我县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。要加快推进现代农业。按照“行政推动、政策引导、市场主体”的要求,依托丰富的粮油、水果、蔬菜、烟叶、中药材、畜牧水产等资源,切实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,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,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。到2015年,全县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2家以上,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%以上。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。不断完善城乡市场基础设施,认真落实各项消费政策,加快发展现代物流、商务、金融、保险、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,以及休闲旅游、房地产、中介、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,有效扩大就业,拓宽服务消费,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。二是全力统筹城乡发展。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。紧紧围绕城镇体系规划,突出县城扩容提质,推进县城建设重点依次向城东、城南新区发展,进一步拉开城市骨架,完善城市功能,提升城市品位,努力形成“一江两岸、山水园林”的特色风格,使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、人口达到15万,努力实现创建国家卫生县城、省园林县城、省文明县城的目标。同时,切实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,五年内完成所有乡镇规划修编任务,加快推进火马冲、黄溪口等8个建制镇和修溪新集镇基础设施建设,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和转移。要加快新农村建设。加强村庄建设规划,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,全面推进“四改”(改水、改路、改厕、改栏)、“四清”(清洁家园、清洁田园、清洁水源、清洁能源)、“两绿”(四旁绿化、庭院绿化)、“一排”(废水排放集中处理),抓好水、电、路和通信、广播电视等设施建设,积极发展农村教育、卫生、文化等公共事业,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发展条件。要加大生态建设与保护力度。继续大力实施“碧水、青山、蓝天”工程,加强沅水流域综合治理,积极创建生态乡镇(村),加强城镇污水、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严格推行“三废”达标排放,加大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,加快石漠化地区和矿区的生态治理与恢复,努力打造宜居环境。三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。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,努力实现学有所教、劳有所得、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、住有所居、困有所助。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,到2015年,五年累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3910人,新增城镇就业16500人,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10900人。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,继续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镇职工、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,稳步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,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,健全教育、医疗等专项救助制度,逐步提高保障和救助水平。加大科技投入,积极创建知识产权示范县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,到2015年,实现85%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省合格学校办学标准。加快卫生事业发展,加强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,确保广大群众“看得上病”、“看得起病”和“看得好病”。大力发展文化事业,切实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,完成150个村级活动场所建设,新建和改造14所乡镇文化站,建成农家书屋272个。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,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,提高优质服务水平。此外,要协调发展广电、体育、史志、档案、统计、统战等各项社会事业,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。

(二)坚持把工业发展作为“十二五”发展的龙头。全县上下要始终坚持工业发展高于一切、重于一切、先于一切,围绕工业抓发展,依托工业求突破。一是着力构建优势产业。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,进一步做大做强化工、能源、建材三大支柱产业,着力培育生物医药、硅钒深加工、先进装备制造和陶瓷四大新型战略产业。化工:重点加快电石产业发展,大力发展下游产业和配套产业,全力打造湖南乃至中南地区最大的电石化工基地,力争年产值突破50亿元。能源:加大水能和煤炭资源开发力度,到“十二五”末,全县电力装机容量扩大到51万千瓦,煤炭产能提高到180万吨以上。加大石煤资源的综合利用力度,积极争取大唐华银公司总投资50亿元、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的石煤发电项目。建材:以华中水泥公司为龙头,加快水泥生产企业技改扩建和重组步伐,使全县水泥产量达到500万吨以上;积极引导华中莫来石、德林莫来石实施整合,加快技改扩建,进一步扩大规模、提升竞争力。生物医药:以汉清生物公司为龙头,加快博落回、金银花等中药材的深度开发,着力培育2至3家规模生物医药企业,使全县生物医药工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。硅钒深加工:加快推进华荣硅业扩能提质,大力发展精深加工,使硅产业年产值达20亿元以上;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,抓好钒产品深度开发。先进装备制造:积极寻求与省内外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的战略协作,到2015年,发展一家产值过5亿元的现代装备制造企业,努力实现我县机械制造业的新突破。陶瓷:积极“筑巢引凤”,重点扶持、开发一批工艺美术陶、园林建筑陶、特种陶瓷及陶瓷化工色釉料、包装项目。到2015年,使全县规模制陶企业达到15家以上,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。二是全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。加快火马冲工业园建设步伐,理顺管理体制,优化产业布局,积极申报省级工业园区,提升园区竞争力。同时,认真规划和建设陶瓷等特色产业基地,明确功能定位,完善配套基础设施,增强服务功能。到2015年,使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70%以上。三是大力培育“双十”企业。重点支持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、提升效益。到2015年,全县形成产值过5亿元的企业10家、过亿元的企业10家,壮大工业整体实力。

(三)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“十二五”发展的载体。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“发展重在抓项目”的理念,全力以赴跑项目、争项目、上项目,以项目引资金、以项目调结构、以项目促发展。一是加大项目推进力度。按照“在建项目抓进度、新上项目抓开工、拟建项目抓启动、谋划项目抓报批”的要求,集中力量实施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,有市场、有规模、有效益的大项目、好项目。要狠抓产业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建设,着眼于推动资源精深加工、拉长产业链条,大力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,全力实施和建成一批科技含量高、经济效益好、支撑作用大、发展后劲足的重大骨干项目,促进我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。要着力加强基础设施、环境整治、民生改善、社会发展等项目建设,特别是要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抢抓我县列入“全国小农水建设重点县”的机遇,认真组织实施一批病险水库、骨干山塘除险加固、灌区配套、中小流域治理、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等重大项目建设,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。二是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。深入研究国家宏观产业政策、投资导向和投资重点,加强项目开发储备,做好可行性论证,健全完善项目储备库,全力搞好项目包装推介,严格项目审核把关,规范简化工作程序,并积极主动对接省内外战略投资者,力求项目选择和建设科学合理、切实可行,确保上一个、成一个、见效一个。三是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。加大向上汇报力度,全力争取国家和省、市对我县基础设施、优势产业、节能减排、生态建设、民生工程、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的投入。同时,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,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,有效打破资金瓶颈。此外,要抢抓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,高效率运作推介项目,着力开展项目招商,切实用活“外资”。

(四)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“十二五”发展的动力。全县上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,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,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。一方面,深入推进各项改革。加快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,完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和行政问责机制,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。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,发展壮大小额贷款公司,积极发展村镇银行,不断拓宽民间投资领域,加快筹建地方商业银行、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担保公司。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,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推广、动物防疫、现代物流、金融支持、信息服务五大社会化服务体系,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稳步推行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,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。积极应对“县财省管”新体制,继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,努力提高财政综合管理水平。按照“保基本、建机制、可持续”的要求,全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。继续深入推进教育、文化、广电、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。另一方面,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,加大行政推动力度,落实考核奖惩措施,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。通过政府激励、市场运作等手段,充分调动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,使企业真正成为招商引资的主体。创新招商方式,拓宽引资领域,坚持扩大招商引资与促进产业升级相结合,优化引资结构,合理引导外资投向,大力引进关键技术、先进设备和战略投资者,引导外资重点投向现代农业、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,力争取得新突破。到“十二五”末,全县累计引进外资60亿元以上。

(五)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“十二五”发展的保障。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强化“经济发展靠环境”的意识,以优良的环境争项目、引资金、促发展。一是着力营造公正透明的法制环境。认真实施“六五”普法,加强法制宣传教育,全面推进依法行政,大力促进司法公正,着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,依法打击制假售假、商业欺诈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,有效维护法律尊严。二是着力营造高效规范的行政环境。加强行政程序建设,规范行政裁量权,推进政务公开,严格行政执法,改善服务质量,提升行政效能,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便利。三是着力营造成本低廉的政策环境。认真制定和完善各项优惠政策,继续大力推行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,进一步扩大企业税外规费“统收分拨”的实施范围,做到执行政策不打折扣,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。四是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。加大宣传教育力度,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以经济为本、以发展为先的价值观,扎实推进诚信建设,着力营造亲商、重商、富商的浓厚氛围,使辰溪成为投资者的乐园和热土。五是着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。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,及时化解矛盾纠纷,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全力抓好安全生产。切实加强对群众的普法宣传教育,引导群众合理反映利益诉求,自觉做到遵纪守法。加大违法犯罪行为查处力度,严厉打击恶意阻工、强买强卖、强装强卸、强揽工程和恶意竞标的人员和行为,努力为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。

三、2011年的主要工作

2011年是实施“十二五”规划的第一年。做好明年的工作,对于“十二五”开好局、起好步,至关重要。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:生产总值增长13%以上,农业增加值增长7%以上,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0%以上,财政总收入增长18%以上,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%以上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有较大幅度增长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%以上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%以上,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%以上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.5%以内,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.8‰以内,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%左右。明年要着重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:

(一)做大做强工业经济。围绕打造优势产业,尽快启动和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项目,年内完成晓滩电站第二台机组并网发电,建成株化顺达电石二期、葛根淀粉及3万吨饮料生产线、煤矿技改扩建等项目,开工建设鱼潭水电站和3万吨电解锰厂,力争尽快实施蓝伯化工三期、华荣硅业二期、中盐株化产业转移、华中水泥日产5000吨干法生产线、钒业深加工等项目。加快火马冲工业园建设步伐,建好工业园管委会综合办公楼,完成二水厂建设和省道308线扩宽改造,启动实施工业园物流中心和污水处理厂建设,提升园区竞争力,年内新引进落户入园规模企业2至3家。同时,尽快启动陶瓷等产业基地建设,高标准编制基地总体规划、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产业发展专门规划,制定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优惠政策,为外来企业引进落户创造条件。加强工业运行调度,提高服务企业水平,协调解决煤、电、油、运等生产要素,帮助企业搞活产品销售,努力促进企业满负荷生产。认真跟踪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,加强工业运行态势监测分析,指导企业有效趋利避害。加强银企合作,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,重点支持一批成长型企业加快发展。通过努力,年内新增规模企业3至4家,全县工业总产值超过60亿元。认真开展节能降耗工作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加快株化顺达公司电石炉尾气回收综合利用工程,并积极鼓励和引导其它企业加快技改步伐,积极推广新技术、新工艺,努力实现清洁生产,确保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。

(二)积极发展现代农业。在确保粮食播面、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,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,突出发展油茶产业,大力发展蔬菜、金银花、博落回、优质稻、烟叶、畜牧水产等优势产业,统筹发展各具特色的地方主导产业,扩大种植规模,优化产业布局,年内新造油茶1万亩、低产改良5000亩,种植金银花8000亩、晒红烟6000亩、博落回1万亩、优质超级稻3万亩,发展高效优质无公害蔬菜2.5万亩,实施柑桔品改6000亩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积极引进和培育发展一批与主导产业、优势产业相配套的农业龙头加工企业,推进我县油茶、葛根淀粉、金银花、博落回等农产品精深加工,拉长产业链条,有效推动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到2011年底,全县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发展到8家以上。健全农机服务体系,认真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,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。大力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,加强县、乡、村三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,建立涉农部门信息交流共享机制,扩大农业信息覆盖面。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,建好火马冲、修溪、田湾、潭湾4个农村金融服务中心,着力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。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,积极扶持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,培育壮大营销队伍,搞活农产品销售流通。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,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,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。积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、资金,加大农民培训力度,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9000人。加大扶贫开发力度,切实做好“两项制度”衔接工作,确保3000人稳定脱贫。加强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,切实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。此外,认真抓好森林防火、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、防汛抗旱等各项工作。

(三)着力提升第三产业。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。重点加快燕子洞省级旅游区开发建设步伐,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,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。同时,积极推进“一城”(辰阳古城)、“一水”(沅水十里画廊)、“一园”(湘西剿匪胜利公园)、“一库”(罗子山水库水利旅游区)等开发建设,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,鼓励和支持创办“农家乐”等乡村特色旅游,完善服务功能,努力打造休闲旅游胜地。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。认真实施县乡商业网点规划,不断完善城乡市场基础设施,积极推进一批物流基地、商贸中心、农贸市场、农资配送中心等建设,全力加快现代物流、商贸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,并积极发展与工业密切相关联的科技服务、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,为推动工业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。大力发展其它服务业。巩固发展交通运输、餐饮、住宿等传统服务业,着力发展中介、家政、社区服务、物业管理及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。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,加强银政、银企合作,加大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。

(四)强化基础设施建设。突出抓好县城建设,加快推进长城北路、育才路、城南大道、锦沅大道、沿江大道、气象南路等道路建设,建好沅江二桥,完成双溪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建设,加快城北防洪堤二期工程、城东大市场、刘晓公园文化饮食特色街、自来水厂迁建、城南安置小区等项目建设步伐,积极启动城南防洪大堤、县文体活动中心、闽辉住宅小区、文昌商贸城等建设,进一步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。同时,进一步加快城区配套设施建设,加强背街小巷改造,实施好一批美化、净化、绿化、亮化工程,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。切实加强水利建设,重点抓好长田湾水库渠系配套建设,完成11座上型水库除险加固,实施好蒋家坪小流域安坪段治理;完成“全国小农水建设重点县”6个规划片区建设项目,整修加固小型河坝16座,实施渠道防渗207.7公里,改造电灌设备13处,新建、改造渠系建造物20座;实施长田湾、城郊等7处集中供水工程,解决2.4万人的饮水安全。继续推进交通建设,切实做好溆怀高速、沪昆高铁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,全面完成省道223线改造工程扫尾和308线二期改造工程,全力争取三角坪至火马冲高速公路加密线尽早启动实施,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,进一步提高县域道路通行能力。大力实施农村“清洁工程”,加强农村集镇建设,加快乡镇规划修编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步伐,年内完成大水田、龙泉岩等4个乡镇的总体规划,以及刘家垴等12个村庄布局和整治规划编制任务,实施好火马冲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农贸市场建设,建成黄溪口商贸中心,启动潭湾新市场建设;加大农村饮水水源保护力度,确保群众用水安全。着力加强生态建设,加大沅水流域综合治理力度,整顿规范采砂淘金秩序,积极推进生态公益林、矿区植被生态恢复等生态工程项目建设,新建沼气池1000口,完成工业原料林建设2.6万亩,实施“三边”绿化造林1万亩、补植补造2万亩,封山育林8万亩。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步伐,年内基本完成农网改造任务,加快推进城区电网改造。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,完成桥头项目区建设,启动石碧项目区建设,改造中低产田5800亩,新增改善灌溉面积4500亩。

(五)狠抓财税增收节支。按照壮大支柱财源、培育后续财源、发展新兴财源的思路,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财税政策,加大扶持力度,力促晓滩电站等一批项目尽快建成投产,支持蓝伯化工、株化顺达、华荣硅业、大洑潭电站等骨干税源企业提升经营效益,强力推进房地产业开发,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现代商贸物流企业,为财政增收夯实根基、蓄积力量。大力推进社会综合治税,健全“政府领导、财税主管、部门配合、社会参与、依法征税”的工作机制,强化协税护税,努力构建“税收分析、纳税评估、税源监控、税务稽查”的互动机制。在全力抓好增值税、营业税征收的基础上,切实加大企业所得税、房地产税、车船使用税、出租房屋营业税、农村小额税收等薄弱环节的征管,确保应收尽收。依法严厉打击弄虚作假、里应外合等偷逃骗税行为,严肃查处工作人员不作为、乱作为的失职渎职行为,坚决堵塞征管漏洞,防止跑冒滴漏。严格预算管理和约束,优化支出结构,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。在保工资、保运转、保稳定、保法定支出的基础上,科学调度资金,加大民生投入,确保公共财政向基层、农村、困难群众和社会公共事业倾斜,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。

(六)不断深化各项改革。全面完成县、乡政府机构改革任务,进一步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,有效理顺行政管理体制。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,进一步理顺“经建投”管理体制,充分发挥政府融资平台作用,扩大融资能力;发展壮大陶朱小额贷款公司,积极支持县信用联社组建地方商业银行,积极引导和鼓励汉清生物公司做好上市融资工作。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,不断深化农村土地流转改革,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步伐。认真执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,落实政府公共医疗卫生责任,切实为群众提供安全、有效、方便、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。此外,继续深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,做好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扫尾工作,不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。

(七)全面发展社会事业。切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,年内新增城镇就业3250人,失业人员再就业2160人,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90人。继续做好养老、失业、医疗、生育、工伤等社会保险工作,积极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,不断提高保障水平。做好城乡低保提标工作,提高保障标准。新建农村敬老院2所,新增集中供养人员150人。完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,建好廉租房和安置房1万平方米,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300户,改造农村危房200户,积极推进工矿、国有林场棚户区改造。加大教育投入,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,推进教育均衡发展,年内建成省合格学校3所,启动实施城东学校一期建设工程。进一步加强县、乡、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,完成安坪中心卫生院扩建工程项目,新建村级卫生室10个,提高城乡医疗卫生保障能力;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,确保农民参合率稳定在90%以上。大力推进科技进步,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,启动知识产权示范县创建工作。扎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,突出抓好孕环情监测、节育措施、社会抚养费征收、流动人口管理“四个到位”,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,落实各项奖扶政策,进一步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。加快城乡文化阵地建设,建成乡镇文化站14所、农家书屋90个、村级活动场所70个。积极推进宽带网、通信网、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,加快推进政府外网建设和乡村数字电视工作。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,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。加大土地整理和耕地保护力度,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。认真组织实施第八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。切实加强基层人武阵地建设,深入开展“双拥”活动,努力增强全民国防观念。进一步支持少数民族乡镇、贫困山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。加大扶残助残力度,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。继续大力发展统战、档案、史志、机要、保密、妇女、老干、宗教、工商、质监、药监、供销、人防、老龄、外事侨务和工商联、科协等各项事业。

(八)全力维护社会稳定。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。紧紧围绕争创“全国平安县”目标,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。继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,强化综治基层基础工作,提升队伍管理水平,创新社会管理模式,有效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。认真落实涉及群众利益的各项政策,全力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,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性、群体性事件发生。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,加大对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的治安排查、综合整治力度,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。认真抓好信访工作。进一步强化信访属地管理及责任追究制,畅通信访渠道,规范信访行为,依法处理缠访、闹访、聚访和越级访行为,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反映集中和矛盾突出的问题,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,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。扎实抓好安全生产。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体系,强化安全措施,加大安全投入,落实安全责任,深入开展“打非治违”专项治理,积极创建安全示范乡镇(村),有效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,确保我县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。

(九)加强政府自身建设。坚持依法行政。启动“六五”普法,深入贯彻国务院《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》和《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》,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、履行职责,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,规范行政行为,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。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,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,主动加强与各民主党派、人民团体、无党派人士的联系,充分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,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,切实提高办理质量。坚持科学执政。全面推行政府精细化管理,严格行政绩效考核,认真开展行政效能评议活动,简化行政审批程序,减少审批事项,提高办事效率,努力提升行政效能,实现“用同样的钱干出更多的事,同样的人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”。严格部门管理,大力推进政务公开,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社会公示、听证、质询制度,使政府决策更好地集中民智,体现民意。坚持从严治政。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认真落实廉洁从政各项规定,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,坚持用制度管人、管事、管权,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,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,以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。

各位代表!辰溪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。站在新起点,顺应新期盼,实现新发展,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。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在中共辰溪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举全县之力,集全民之智,为圆满完成“十二五”规划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!